二、校史校情知多少?
1.学校发展历程简介
学校始建于1958年。2010年3月升建为沧州师范学院。201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学校校训是什么?
明德博学 知行日新
3.办学目标定位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学校内涵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彰显教师教育特色,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师范类应用型大学。
4.办学类型定位是什么?
地方性、应用型、师范类。
5.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的“靠得住、有本事、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6.服务面向定位是什么?
立足沧州,面向河北,辐射京津。
7.学校“三全育人”实施情况如何?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学校以党建为统领,思政教育和德育为核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为主渠道,
队伍建设为保障,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形成“党政工团等齐抓共管、各二级单位主体负责、职能部门全员参与、专兼职育人队伍积极工作、全校教职员工紧密配合、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
8.学校“五育”并举实施情况如何?
“五育”并举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五育”并举保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五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分管理。开设并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明确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分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强化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明确美育学分修读要求,开设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健全“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
9.学校对学生如何开展就业指导的?
领导带头落实,每位校领导都包联指导多个学院,定期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切实推进就业工作。
开设指导课程,《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课程全覆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引企入校招聘,召开校园招聘会,组织企业进校招聘毕业生。
实施精准帮扶,定期组织团团微就业行动,精准帮扶就业困难学生。
10.学校领导和老师是如何参与学生工作的?
(1)学校领导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参与学生工作:
坚持政治引领。上好“校领导思政课”及思政教育讲座等。
回应学生诉求。设立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召开座谈会,走访课堂、班级
宿舍、食堂,了解并解决学生问题。
解决就业困难。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解决学生就业难题。
(2)老师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参与学生工作:
担任兼职辅导员,给予学生专业知识以外的帮助与指导。
11.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哪些举措?
融入培养过程。加强整体设计,专门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两门公共必修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搭建实践平台。设立创业小屋、众创空间作为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项目孵化、场地支持、创业辅导等服务,推动项目落地与持续运营。
健全激励机制。将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学院年度考核体系,设立专项量化指标,对表现突出的学院和个人给予表彰、资源倾斜等激励。
强化指导与服务。组建校内外导师团队,提供项目评审、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工商税务协助等一站式服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讲座、沙龙、竞赛、典型宣传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
12.学校对学生如何进行学业指导的?
构建服务体系,给学生在学业、生活、资助、心理和就业等各方面提供一体化全方位指导。
精准指导学习,指派专任老师做兼职辅导员,实施学业导师制,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解答专业学习问题。
建立预警制度,对学业预警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13.学校对学生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
提供专门教学服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课,覆盖全体学生。
提供精准咨询服务,建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组织授课教师为学生进行规划指导。
提供竞赛锻炼,举办和组织参加校内外各类各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14.学校如何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
构建了以“奖、助、免、勤”为一体的全方位资助体系,通过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学生“三免”等政策提供经济支持,并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校注重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坚持育人与助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自强感恩,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15.学校对学生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指导的?
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课程。
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预警体系,与“识别—预警—咨询—应对”四维心理干预体系。
定期开展心理筛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台账,实施包联制度,筑牢学生心理安全防线。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通过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指导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16.学校有多少在校生?
在校生15000余人。
17.学校设有多少学科门类?分别是哪些?有多少本科专业?
学校设有10个学科门类,分别是教育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农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现有本科专业55个。
18.学校现有教职工多少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024人。
19.有多少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多少?
专任教师844人;88.74%。
20.学校有多少二级学院?
学校共17个二级学院。
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政史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齐越传媒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21.现有省级教学名师多少人?
7人。
分别是化学与化工学院刘长霞、教务处吕炳君、美术学院刘树允、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马文娟、经济管理学院李建忠、沧州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郭玉秀、外国语学院王娜。
22.现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多少个?
6个。
分别是化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学前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
23.现有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多少个?
2个。分别是文艺学、应用化学。
24.现有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多少个?
11个。
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学前教育、信息工程、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教育、美术学。
25.现有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多少门?
2门国家级(《仪器分析》、《大学语文》)、14门省级。
26.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是哪些?
《无机化学》、《会计学》、《色彩与风景表现》、《仪器分析》及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27.学校特色
“七色育人”文化品牌:充分挖掘校内资源(齐越教育馆(红)、体育训练馆(橙)、图书馆(金)、生物标本馆(绿)、文字博物馆(青)、洪昌美术馆(蓝)、校史馆(紫)),创新打造“红橙金绿青蓝紫”七色育人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