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要求,深化实验室安全精细化管理,提升安全防范的精准度与实效性,5月15日下午,我校在图书馆930会议室召开实验室分级分类修订论证会。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王以明教授、赵福伟教授受邀莅临,会同我校校内专家王炳章、周自成、孙月发等,共同对全校实验室、实训室开展安全风险分级分类修订论证工作。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刚建华主持。
会上,专家团队依据《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级表》《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价表》《高校实验室分类参照表》,以每间实验室为单位,聚焦实验室仪器设备台账及化学品清单、主要危险源、自评认定的类别与安全风险等级等核心内容,严谨排查实验室安全风险源,全面剖析各实验室的安全风险特性。经过细致审核与深入论证,完成了实验室精准分类定级,形成高、中、低风险级别的精准“安全画像”。此次论证会,显著增强了安全管理的专业性,构建风险管控闭环,为实验室安全运行筑牢防线。
下一步,学校将严格依照上级文件精神与校内管理办法,持续推进实验室分级分类工作,进一步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风险,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关于公布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认定结果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加强学校实验室安全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实验室安全风险防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教科信〔2024〕4号)相关要求,学校组织开展了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认定工作,经各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填报、所属二级单位自评、教务处组织专家论证等认定程序,其中,分级结果为:Ⅰ级(重大风险)1间、Ⅱ级(高风险)4间、Ⅲ级(中风险)35间、Ⅳ级(低风险)194间。分类结果为:辐射类实验室2间、化学类实验室47间、机电类实验室57间、生物类实验室26间、其他类实验室102间。
现将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具体认定结果予以公布,详见附件,请各相关单位根据分级分类认定结果落实不同等级的管理要求,分级开展相应的安全检查工作。学校将对实验室开展定期抽查,并根据实验室危险源变动情况实施分类分级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