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党委书记云电军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集体备课进行调研指导。
云电军指出,讲好思政课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四个服务”的重要体现,是高校切实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学院把集体备课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最基本的环节和最实在的举措,将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推进高质量思政课建设,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云电军就如何让思政课“活起来”进行了三点剖析:
一是深刻理解讲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讲好思政课是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教育学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他们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阔步前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方向、立主导、入主流,帮助青年学生站稳政治立场。开好思政课程是重要教育任务,思政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办好思政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和思考,不断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高质量提升。
二是准确把握讲好思政课的基本原则。坚持“高信度”,增强课程政治性。要全面、准确、深刻地讲授新思想,做到既忠实原义,又贴近学生,必须把好课堂教学的政治关,同时做到观点鲜明,注重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坚持“高起点”,突出课程思想性。坚持教学对象的高起点,在知识传授中体现思想性,处理好已知与新知、熟知与真知、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各方面关系。坚持课程建设的高起点,在体系构建中呈现思想性,在授课内容上,既要讲出理论的高度,还要讲出思想的深度,紧紧围绕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等展开讲述。制度保障的高起点,在机制创新中实现思想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党委将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坚持“高标杆”,提高课程质量,让教学有“高度、深度、温度”,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懂得了、用得上,从而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三是系统设计讲好思政课的具体路径。思政课教师要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不仅向学生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方面下功夫,担当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人师”和“大先生”。不断丰富思政课内涵,把握好着力点,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在讲授中,坚持学术观点和政治观点相互映衬、学术逻辑和政治逻辑相互支持,力戒“用文本诠释文本”“用文件解读文件”。实现“理论向度”和“实践向度”的辩证统一。同时,坚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实景观察、实地考察、实际锻炼等实践活动,用感性直观形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心理认同。
云电军与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交流,既肯定了老师们将集体教研的智慧在课堂当中的体现,也鼓励老师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要特别注重课程的“立体鲜活”,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教师们一致认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新时代,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头脑,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引导广大青年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敏教授做了课程讲解演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树旗主持备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