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热论学习报告 全力以赴迎评促建——教务处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与质量保障专题报告会》学习研讨会议

作者: 时间:2017-05-24 点击数:

为贯彻5月21日陈书记在评估培训会上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任务,迎接评估,教务处结合《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与质量保障专题报告会》内容与工作实际情况,于5月23日下午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学习研讨会。

会议由副处长吕炳君主持,她首先从宏观上对刘教授的报告会内容作了剖析,指出,刘教授从国家级层面出发,以丰富翔实的数据和资料回顾了国内外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历史和进程,特别是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状况,从自我评估、院校评估、数据监测、专业认证和国际评估等五个方面,对我国新时期“五位一体评估”的特点和主要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从新建本科院校情况、合格评估概况、结合评估开展情况看我国新建院校的成绩、问题及如何做好评估工作等方面,以及评估要做到全员、全程、全面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提出了学校如何做好合格评建工作的要求,作了细致的培训,听后受益匪浅,真的像陈书记说的大饱耳福、大开眼界、大受振动、大受鼓舞。刘教授的报告这样系统,更加明确了我们以后怎么干、怎么办的问题。此项活动的开展,对我校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

随后,教务处展开学习讨论。会议气氛异常热烈,大家发言积极踊跃,各抒己见,既有高大上的理论认识和见解,也有接地气的有感而发。对此次报告会,每个人都形成了书面感受。通过讨论,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转变观念,积极落实

大家一致认为,经过几年的建设,通过学校和教务处组织开展的大讨论、中期检查、专项检查、学位评估等,我们的本科教学观、本科教学规范管理等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听过刘教授的报告后,从理念上来说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例如:合格评估的主要目的“四三二一”的深刻理解。刘教授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解读“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四个促进”一是促进经费投入、二是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三是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四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三个基本”是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两个突出”一是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突出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一个引导”是合格评估工作要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指明了作为新建院校的发展路径。

又如,针对刘教授提出的全面、全员、全程的“三全”理解,大家触动颇深。尤其是“全程”,以前的认识比较肤浅,现在理解到,应该是每学期、每月、每周应该完成的工作,从开始到结束,都与提高质量有关,做到“三全”也是基本的要求。对此理解深刻了些,对我们接下来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比如,对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的理解,这是高等教育内在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质量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是高校“质量工程”的一部分,是基本评估,是最低标准,是60分的合格评估,提醒我们应该向着更高标准努力,我们的工作不能仅仅以完成指标体系为最终目标,还应更加深入。

再如,专家进校后,每一个层面都会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其实迎评促建与每一个师院人息息相关,所有人一定要将自己的工作与学校迎评促建的大局紧密结合,教务处更是核心部门,是质量保障的主体;此外,我们应认真学习刘教授提出的现代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中、管理服务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应用为主,兼顾理论

刘教授提出,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基数大、人数多,结合学校自身实际,走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也符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大家对此深表认同,首先要坚定信念,加速转型,将学校的办学定位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所有部门。

我们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走入市场,走向社会,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实习实训,就是体现应用型的重要环节,但是必须将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关系协调好,不能盲目加大实习力度和时间,以致影响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撰写完成;应该鼓励学生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在实习过程中完成论文或设计。

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不代表忽视理论。过硬的理论知识是提高实践能力的必要支撑。学校培养的是地方性应用型人才,不能等同于中等技术学校,而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在强调应用型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地方性,学校固然要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地方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科教文化事业也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一所师范学院,且是沧州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师范院校,我们理应成为支持地方科教文化事业的重镇。

三、细处着手,落实落小

刘教授的报告既有理论指引,又很接地气。如“落实、落细、落小”对工作就很有启发。例如学生信息员工作,以前认为有了制度、学生填了表、资料留存了就可以了,后来的工作中感觉应该及时总结、反馈,现在做到了两周一汇总并且反馈机制也做到了及时跟进,听了刘教授的报告,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以后工作会更加细致些。

评估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全局性的影响,不能忽视任何细节之处。管理、教学等等都是检查之列,必须全部跟进。目前我们的质量监控体系更加完善,三级督导机制建立,还专门由经验丰富的教授组成专职督导组,监控课堂教学质量,定期反馈。针对我校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暴露出的课件制作、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教学互动等问题,应下大气力解决。课堂教学水平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课堂教学是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时间紧迫,形势逼人,任务艰巨。

大家还谈到,应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保障信息的层层传导到位。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看思想意识的提升,工作方法的改进;我们应逐人查找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并及时整改。

我们学校是新跨入本科的院校,经过升本后近7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与拥有百年积淀的省属重点本科高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未来能否更好地发展,取决于学校管理是否规范、是否科学、是否人性化。办学需要货真价实,就需要我们经受考验,接受教育部专家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质量评估,以更好地提升办学水平。

四、全力以赴,不遗余力

评建工作是对我校本科教学水平和各项工作的全面检验,也是推动我校教学工作进一步提升的重大机遇。

大家谈到,评建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不是加班突击整材料,而是理念的提升,让教学管理状态正常起来,规范运行,有条不紊。对待评估不能投机取巧,要有危机感,用实力去迎接评估,认真对待每一项考核指标,通过接受评估,对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加以弥补和整改,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和科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作为教务处的一员,应明确我们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对各自分管的工作要认真负责,又要团结协作,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专业结构尚需要调整;专业特色需要凝练;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还应落实;规章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试卷、毕业论文或设计及相关材料需要自查、复查,以便随时供学校抽查和评估专家调阅;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修订;抓好课堂教学,组织备课听课;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准备专家走访;完成数据计算及依据的明细帐目和单据,并进行自查和复核;完成学校自评报告等等。

面对专家进校,屈指算算,不到6个月的时间了,假如减去暑假,不到4个月,120,这些天能干什么?所以我们真的应该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感,撸起袖子加油干。

爱岗敬业。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荣我幸”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评估,时刻铭记“迎评促建,我的责任”。评估工作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作为教务处一员,更应在促建工作中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甘于奉献。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用我们的敬业精神、对工作执著追求的态度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拥护与爱戴。

精益求精。核查每一项资料,一是要通过自查自评摸清家底,把教务处的现状、优势以及关键的缺项搞清楚,继而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努力方向和攻坚重点。具体来讲,在学校硬件建设方面,我们要加快建设步伐,力争达标;在学校的软件建设方面,我们要通过主观努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力争达到优秀。二是要借助评估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创建特色名校的宏伟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大家也纷纷表示,评建是指挥棒,评建是风向标。评建的过程就是找问题、找差距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弥补差距的过程。面对评估,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来说,面临的压力很大。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又要看到我们的优势和长处,化压力为动力,视挑战为机遇,坚定信心,毫不气馁,齐心协力把评建工作做好。大家表示,会不遗余力、任劳任怨,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